時光荏苒,歲月如梭,轉眼在三尺講臺上度過二十余個春秋,其中不乏有些許的驚喜、困惑、苦澀、遺憾,但收獲更多的還是充實、幸福和感動。眾所周知,班主任的工作是繁瑣而細微的,尤其是面對小學懵懂不諳世事的低年級孩子。面對他們每天層出不窮的孩童小問題,小毛病,我們很容易犯以成人化的思維,也或緊縮的眉頭,也或憤怒的眼神,也或武斷的責備去平復暫時的煩躁,威懾孩子的錯誤?刹辉脒^老師的這些“不經意”可能會扼殺孩子的純真和爛漫。
作為班主任老師,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同樣需要與時俱進,加以改變和更新,不能依賴傳統的批評、一味地說教、罰站、寫保證……即使你再苦口婆心,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,早已失去固有的免疫力,這就需要用另一種方式:放下架子,低下身子,敞開心扉,真誠關愛,與之交流,才能撥動學生閉封的心弦。
美麗的花朵需用愛心、耐心、細心呵護
清晨,當漫步于喧鬧的校園中,孩子們用最稚嫩的聲音向我問好時,當我細心體會孩子的質樸的心靈時,我感動于他們的可愛,更感受到了教育的無窮樂趣。
他——劉洋,是一個倔強又聰明的孩子,但行為上就是不懂得如何約束自己。有好動癥的那種。一有空余時間就會聽到有學生告狀 的聲音:“老師,劉洋跑生物園捉蟲子”,“老師,劉洋把我鉛筆拿走,我寫不成作業”, “劉洋今天打我了……每當這時,我都會氣不可遏地把他叫到辦公室狠狠地批評一頓,每一次他總是默不作聲,有時還會灑下一片淚花,但不過三分鐘依然如故,效果也不是很明顯。長期下來,似乎成了一種慣例,我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
冰心曾說:“世界上沒有一朵鮮花不美麗,沒有一個孩子不可愛。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豐富美好的內心世界,這是學生的潛能!痹鯓硬拍懿拍苁顾】党砷L。為什么我就不能平心靜氣地想想孩子的優點,以平等的身份對他犯下的小錯誤多一份寬容,跟他好好地說說話,幫助孩子克服現有的困難,跟他共同成長呢?
終于有一天,一群學生又跑來告訴我:“老師,您快去看看吧,劉洋又和余奧輝打架了! 聽了此話,我沒有絲毫的動怒,而是把他們叫到了一邊,同時也瞥見了周圍學生們的眼神,似乎也在提醒我:老師,他本來就是個壞孩子。轉回頭,我與這個“壞孩子”的目光正好相遇,從他的眼神中,我發現了一些恐懼,一點無辜,幾許羞愧,又有一點反抗,他張了張嘴,卻欲言又止。也許是因為這個復雜的表情吧,使我暫時打消了批評他的念頭,而是一改常態,微笑著對他說:“你們知道嗎?在我國一千八百多年前,有一個孩子,他的名字叫張衡,平時也很聰明!
“不同的是他遇事愛思考、愛動腦筋。在一個星光燦爛的夜晚,張衡仰著頭,望著滿天繁星……”學生們紛紛圍了上來,聚精會神地聽著。
我接著說:“他長大以后,成了一名杰出的科學家。發明了渾天儀、地動儀、候風儀等,開創了人類用儀器觀測地震的歷史。為我國乃至世界做出了巨大貢獻!
這時他調皮的說:“我也想成為一名”‘科學家’三個字還沒說出口,學生們七嘴八舌的反駁道:“就憑你?”“不可能!
“為什么?”我問。
“他不守紀律!”
“他好打人!”
一向對周圍事情表現漠然的他聽了同學的話,低下了頭。他聽懂了,集體的輿論震撼了他的心。
見了此情此景我便趁熱打鐵地說:“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變化,要么向好的方面變,要求我們遵守紀律,提醒我們要努力學習,它教我們積極向上。要么向不好的方面變,它使人懶惰,散漫,自私,上課不守紀律,不努力學習,原來聰明的孩子,變壞了,不進則退就是這個道理!
“老師,我錯了! 他聲音雖然很小,但我卻聽得清清楚楚。
“老師知道你是個聰明、懂事的好孩子,老師很喜歡你,同學們也很喜歡你。只是你的小缺點,應該怎么樣?”
“以后我再也不拿別人東西,不打架了!
“那你的學習怎么辦呢?”孩子遲疑了一下,并沒有立刻回答我的問題。
“讓老師和同學一起來幫助你,好不好?”
“好!”聲音響亮而清澈。
“那好,知錯就能改,就是個好孩子!
“老師,你就看我的表現好了!”我第一次發現,他是那么地直爽。
“好,老師相信你!”
他笑了,我也笑了,在他回教室的那一瞬間,陽光射進窗口,我仿佛看見了希望的曙光。在后來的日子里只要劉洋一有好的細微變化我就會表揚他 鼓勵他,他真的變了,上課用心聽講了,不再藏同學們的書本,不再和同學瘋打了,不再搞惡作劇了。一個學期后的期末測試中取得了數學96分,總分全班第二的好成績。
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過:教育的藝術不是教授技能,而是喚醒,激勵,鼓舞雖然我曾因為他們嬌氣而抱怨過,也曾因他們的淘氣而生氣過,可是,今天在他們面前,我感到自己以往的付出是多么微不足道,而回報卻是如此的豐厚。帶著愛與寬容,我想我可以跟孩子一起成長!
以愛育人 收獲喜悅
物欲橫流,單親家庭,留守兒童,貧困學生,特殊家庭學生逐漸增多,他們特殊的家庭背景,成長環境,使這些孩子養成了與一般孩子不同的個性。這也為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教育課題。
羅林盼就是這樣一個單親又貧困學生,當時我接受這個班時,沒過幾天,就發現她性格孤僻,不做作業,或是字跡亂畫,有時會偷偷拿別人的玩具,學習用品亂扔,因而大家都不和她玩。為了解她,我進行家訪。走進她家,心里會莫名的酸楚,周圍是高聳的樓房,她家的幾間破舊老瓦房仿佛就坐落在一個盆地里,兩扇低矮的大門半掩著,推開門,散養的雞、小狗一哄而涌。喊了好幾聲,她奶奶顫顫悠悠地走出來,一說起她的學習情況,她奶奶便是淚如雨下。原來,她爸爸幾年前因為一件小事和人打架被判了刑,貴州的媽媽經不住家庭重擔也一去不歸,奶奶因為痛風,手腳不靈光,爺爺剛50多歲就像六、七十歲,滿頭銀發,佝僂著身子有時邊做農活邊打一些短工,貼補家用。家庭的突變,帶給羅林盼太多孤僻。她就慢慢地養成了做什么事都是自以為是。不過通過 這次家訪我發現,她還算懂事,平時幫爺爺奶奶干一些掃地、盛飯、喂雞之類的家務活。
面對她的表現,我冷靜思索,決定要想讓她走上學習軌道,就要解決她的生活困難。于是就先與當地村組聯系,詢問民政是否有貧困補助,但因為涉及她爸爸刑事坐牢可能在每年審核時,不過關而未報,但鑒于他家的實際情況可以增補上。在學校里和學校領導匯報申請減免一些非免費資料費用。在班里以愛育人,我委婉地給她講:你看你的名字“羅林盼”,“羅”是你的姓,“林”是你媽媽的姓,那“盼”呢?可能是盼望你媽媽早日回來,也可能是你父母對你美好未來的期盼。只有你平時表現好了,成績起來了,不再拿別人的東西了,同學們都會接納你,喜歡你的,老師相信你。她感動的哭了。在后來的日子里,只要她有一點細微進步,有一點的閃光,我就誠心鼓勵她,給她信心。我還在學習上嚴格要求她,在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懷她,并教育同學們都來關心,幫助她。
日久見人心,羅林盼變得上課不做小動作,作業也不亂涂亂畫了,學習態度也認真了。記得有一件小事令我終生感動,有一天上午,我剛走進教室后,孩子們圍著我,七嘴八舌的告訴我:教室沒人掃,廁所也沒人搞清潔,清潔衛生被扣了分!可是,誰也不愿意去掃。沒想到她輕輕走到我身邊,主動要求她來負責,望著她一臉的真誠,我樂意的答應了。從此,班里的清潔再也沒有被扣過分。羅林盼終于變了,變的活潑了!臉上有了笑容,心中有了愛意。望著她可喜的變化,我感到十分欣慰。
其實像羅林盼這樣的學生農村還有很多,面對他們,我心目中始終堅守著這樣的信念:教師,要在密林中為尋夢的學生引路,拔亮他們心目中美好希望的啟明燈!這種堅定的信念不斷激勵我用真誠,寬容去擁抱每一個學生,教育應當是一扇門,推開它,滿是愛和陽光。相信,在平凡而細微的教育中,在我真誠的關心與執著的愛撫下,我和學生們一定會走向成功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