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母親”是最神圣的字眼,“母愛”是最偉大的精神。人世間任何愛都無法超出母愛。母愛真誠質樸,母愛無私無悔,母愛博大精深。母親在世時,我們沒有哪個人認真地去體會、去領悟“母愛”;母親走了,才深知她帶走的不僅僅是一副疲憊的軀體,而且帶走了給孩子遮陰的棚、擋風的墻、避雨的傘……
“母愛如天,我的天塌下來了;母愛如海,我的?煲萁吡”。前日,拜讀解放軍報社劉聲東主任悼唁母親的祭文,字里行間情真意切,遺憾、惋惜、虧欠、內疚、感激,溢于言表,令人沉思。
“苦日子過完了,媽媽卻老了;好日子開始了,媽媽卻走了;這就是我苦命的媽媽”。母親養兒育女,夜里挑燈操持家務,哺養兒女嘔心瀝血;兒女成家立業、兒孫滿堂、富足安康,她卻撒手人寰無福享受,留給兒女的是終身的遺憾。“媽媽健在時,我遠游了”。兒女們走南闖北常年在外打拼,哪里顧得上母親,等事業有成,想陪伴左右,可是“我回來時,媽媽卻遠走了;這就是你不孝的兒子”,做兒女的真是“忠孝不能兩全”。
“媽媽生我時,剪斷的是我血肉的臍帶”。母親十月懷胎、含辛茹苦,嬰兒呱呱墜地,“這是我生命的悲壯”。“媽媽升天時,剪斷的是我情感的臍帶”,母親辭世,永離開了她時刻牽掛的孩子,再見母親的音容笑貌,只能是在夢中,“這是我生命的悲哀”。
“媽媽給孩子再多,總感到還有很多虧欠”,母親是天底下最無私、最坦蕩、付出最多的人。老來的媽媽最想得到的不是物質的需求,缺少的是精神上的撫摸。“孩子給媽媽很少,都說是孝心一片”。 一個電話,一件點心,老媽就笑了,笑得開心,笑得天真。
“媽媽在時,不覺得‘兒子'是一種稱號和榮耀;媽媽沒了,才知道這輩子兒子已經做完了”。母親是兒女的港灣,港灣沒了,哪里再能停泊孩子的客輪?母親是兒女的巢穴,巢穴沒了,孩子再能在哪里棲息?
“媽媽在世,家鄉是我的老家”,家鄉是根,家鄉是羈絆每個人終生的情結。無論身處何方,總能感受到家鄉泥土的芳香。“媽媽沒了,家鄉就只能叫做故鄉了”,家鄉如同離我們漸漸遠去的媽媽,越來越遠。于是“夢見的次數會越來越多,回去的次數會越來越少”。
“小時候,媽媽的膝蓋是扶手,我扶著它學會站立和行走;長大后,媽媽的肩膀是扶手,我扶著它學會闖蕩和守候;離家時,媽媽的期盼是扶手,我扶著它歷經風雨不言愁;回家時,媽媽的笑臉是扶手,我扶著它洗盡風塵慰鄉愁”。從咿呀學語到求學做人,從闖蕩江湖到成家立業,從摸爬滾打到事業有成,全憑“我依賴了一生的這個扶手”。如今扶手沒了,“我到哪兒去尋找?”!
“媽媽走了,什么都快樂不起來了。我問我自己,連樂都覺不出來了,苦還會覺得苦嗎?連苦樂都分辨不出了,生死還那么敏感嗎?連生死都可以度外了,得失還那么重要嗎?”。富有與清貧,快樂與苦難,愛與戀,憎與恨,生與死,得與失……比起失去媽媽,還有那么重要、那么糾結嗎?
“慈母萬滴血,生我一條命。還送千行淚,陪我一路行。愛恨百般濃,都是一樣情。即便十分孝,難報一世恩。 ——萬千百十一 , 一聲長嘆,嘆不盡人間母子情”。平凡的母親,偉大的母愛,是難以用語言來表達、用物質來報答的。
“慈母手中線,游子身上衣。臨行密密縫,意恐遲遲歸。誰言寸草心,報得三春暉”。祝天下母親長壽,望天下兒女盡孝,愿天下父母安度晚年,享受天倫之樂!
免責聲明:
① 凡本站注明“稿件來源:中國德育網或中小學德育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本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。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中小學教育網”,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。
母愛的偉大
來源:中國德育網 投稿人:湖北省羅田縣九資河鎮大地坳小學 楊國民 時間:2021-01-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