匆匆,太匆匆,七年時間展眼過去。
1986年的夏天我離開了臨淄五中,繼續求學。一首歌唱的好“長大后,我就成了你”,1990年,我回到金嶺,當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,在金嶺回族中學從教。
日子在忙碌中有序中行進著,雖然隔得不遠,但是沒有時間去母校拜訪,時時想念我的老師和母校的一草一木,往日的情景常常出現在夢中。
生命中總是充滿奇跡。
為了優化教育資源,臨淄區黨委政府對臨淄教育進行了新的規劃。2000年,臨淄五中撤并,2001年的9月,金嶺回族中學搬到了臨淄五中的校址,我又回到了母校。
此時,教育現代化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,我的母校趁著教育改革的東風,騰飛了。
2003年,計算機終端進教室,老師人手一機,走在了教育現在化的前列。同年10月,臨淄區政府撥款30萬元支持金嶺回族中學改建工程。
2007年4月28日,時任中共中央候補委員、國家民委副主任楊傳堂來到金嶺回族中學視察教育工作;9月5日,山東省教育廳對金嶺中小學援助15萬元,購置圖書6000冊,幫助金嶺中小學建立“書香校園”,F在的圖書館藏書量大,閱覽室能同時容納200多學生閱讀,每天都有學生借閱閱讀。
2009年,鎮黨委政府投資86萬元對中小學進行內配更新和校園環境優化,新上了電子白板、投影儀、視頻展臺、活動黑板等教學設施。
2013年,黨委政府整修改建學校餐廳,并代表臨淄區參加了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縣驗收;2014年,建設塑膠跑道,農村孩子永遠告別了泥操場,下雨天也能上體育課了。
2015年金嶺回族中學通過山東省規范化學校驗收,建設3D打印、創客工作室,聘請外教走進課堂,成立了淄博市首家“家校共育指導基地”,對家長、教師開展菜單式培訓、專題化系列試培訓。
2016年,金嶺回族鎮黨委政府投資在金嶺回族中學實施營養餐工程,成為山東省第一家政府投資的營養餐工程。6月1日,臨淄區學校食堂管理工作現場會在金嶺回族中學舉行,金嶺中心校進行了食堂管理經驗交流。
創新教育結碩果。2017年金嶺學生參加越疆機器人大賽取得良好成績,被評為全國“創造教育基地”。2018 年再傳捷報,被教育部命名為“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!;參加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,獲最佳組織獎。
日新月異,真情不變。我的母校以全新的姿態屹立在金嶺古鎮,行走在教育現代化改革的大路上!
“憑風好借力,送我上青云”,我借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東風,啟程了!
我潛心鉆研教材教法,備好每個教案,上好每一堂課。業余時間寫教育故事,寫教學反思。2003年,獲得區優質課一等獎;2004年被評為臨淄區優秀教師,2005年被評為區教育系統優秀通訊員,2007年被評為區歷史學科教學能手,2008年被評為淄博市優秀教師,2014年評為臨淄區優秀任課教師,2017年評為臨淄區師德標兵,2018年被評為“百姓學習之星”,在各級各類報刊雜志發表文章近50余篇……
韶華向遠,浮生未歇。53歲的我,即將退休,猶感時間緊迫。每每想到要再次離開母校,便有萬般不舍之情,F在的我,更加熱愛你——我的母校,也更加珍惜與你在一起的日子,我在心里默念:
“慢慢走,欣賞啊!
